探索小子/成长科学/手脑互动科学平台

4008-303-515

媒体报道

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活动

发布时间:2011.03.21
分享到: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他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更确切的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近年来,我园对如何开展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经尝试和思考,我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层次性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幼儿一般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它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确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分层次,然后根据目标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幼儿探索和操作的内容。这里的分层次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使个年龄的幼儿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多中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让幼儿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有趣的鸡蛋”系列活动。在小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碎海绵、沙子、瓶子等,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索:怎样使鸡蛋站起来?幼儿把鸡蛋立在沙子里,彩泥里,瓶口上……成功后,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大笑。到了中班,老师则安排了“分辨生熟鸡蛋”的活动。幼儿通过旋转鸡蛋,发现生熟鸡蛋的转速是不一样的,转得快的是熟蛋;用力摇晃鸡蛋后,放在耳边听会发现,生蛋有声响,熟蛋没有声响。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好奇心、求知欲与愈加增强,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更关注的是发现事物现象的一些“隐秘”。所以,大班开展的是“沉与浮的鸡蛋”,“打不跑的鸡蛋”等游戏。师生共同准备了生鸡蛋、熟鸡蛋、食盐、玻璃瓶、八宝粥空瓶等,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要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需往水中加盐,同时用小棒快速搅拌,加进水中的盐少了不行,多了鸡蛋反而又沉下去。在活动中,教师分层地制订目标,然后精心设计相关的科学内容,允许幼儿在探索中有失败,有反复,允许幼儿模仿,鼓励幼儿创新。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的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获,同时,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周围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可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鉴于幼儿的这些特点,我认为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一)  营造一个优美的户外自然环境

大自然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尽量利用园内的空间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如:我园在大操场上种有芒果树、柳树等,在活动室走廊上种植迎春花、紫藤;在草坪与户外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树当绿篱,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具有遮荫隔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然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为中、大班的幼儿开辟小菜洼,并根据季节特点选择果实大、生长期短,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瓜果进行种植。在课间或餐后经常组织幼儿给农作物浇水,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在这个小空间里,幼儿不再是消极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由于幼儿亲自参加了种植,管理和收获工作,因而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兴趣。另外,我们幼儿园还设置了饲养角,养了兔子、小鸡、鸽子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能引起幼儿观察和饲养的兴趣,对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水和沙是自然的材料,也是幼儿理想的游戏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造型优美的动物形状沙地,幼儿可在沙坑里进行游戏,了解沙的特性,学习堆叠搭建等技能。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水槽,在区域活动时为幼儿准备铁片、乒乓球、海绵、纸船等材料,让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获得有关沉与浮的知识经验。

(二)  建立科学实验室,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活动材料

为了让幼儿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探索活动,幼儿园还可开设专供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科学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教师专门为幼儿提供适合各年龄班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丰富而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探索活动。例如,我们开展“会变的颜色”的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透明的幻灯胶片,让幼儿涂上各种颜色来代替有色的玻璃片,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红黄绿胶片两两交叠,对着阳光探索颜色的奥秘,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就更喜欢到科学实验室进行探索活动了。

为了使科学实验室始终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必须不断更换实验材料或循序渐进的增加材料。例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我们先向幼儿提供磁铁、铁丁、木棒、布等物品,这些物品有些能磁化,有些不能,幼儿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在幼儿感知磁铁的基本特性后,再提供条形磁铁、马蹄性磁铁,断裂磁铁,让幼儿了解磁铁有两极,磁铁会断裂等知识,为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识,还可制作有关磁铁的玩具,让幼儿对探索磁铁有持久的兴趣。

目前,能够买到适合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材料很有限,几块磁铁、放大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变废为宝,自己动手操作材料非常重要。有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制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为幼儿学科学的好材料。例如,用纸、易拉罐制成的风车,瓶子装水成了瓶子琴等,对简单而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幼儿同样具有很高的探索兴趣。

三、  精心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提问、操作、交流三大因素的相互交替。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过去,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去教会幼儿,因此,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习效率低;现在我们应考虑的是怎样使课堂气氛和谐,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探索的活动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方面。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靠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诱发的;例如,幼儿在观察金鱼时,一开始就被金鱼的漂亮外型所吸引,可是,只观察了一会儿,兴趣就消失了,注意力分散了,那怎样使幼儿保持注意力继续观察下去?那就有赖于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下去“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游泳的?为什么金鱼会游泳呢?”通过这些问题,重新调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是幼儿较全面的观察金鱼。又如,在做小实验“浮与沉”的过程中,幼儿只局限于实践哪些东西是浮,哪些东西是沉的,那怎样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浮与沉?就得靠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加以支撑,“有什么方法可使沉的东西浮上来,使浮的东西沉下去?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能够继续观察思考,从外部现象到内在本质的探索,能尝试使用多种材料使之浮与沉。

除此之外,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理清思路,较为清晰的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如:在“玩磁铁”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磁铁碰一碰室内的各种物体,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继而,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被磁铁吸住,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幼儿七嘴八舌,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得出了“磁铁能吸住铁或铁制品”的结论;最后,组织幼儿玩“寻宝”的游戏,请幼儿找出纸包中那些东西是铁制的,并请个别幼儿表述操作过程和发现。通过交流,幼儿从粗浅的、表面的、模糊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磁铁能吸住铁”这一概念层面,从而获得了对磁铁性能的认识。

(二)  充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作用

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作用。在

活动室内可以开设活动区“小问号”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如“放大镜、电池、雷达、漏斗及空玻璃瓶、吸管、泡沫等半成品,根据各阶段的活动目标内容,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活动区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如:幼儿在活动区先认识电珠、电线、及电池,为科学活动“电池为什么会亮”做好准备;又如,在开展科学活动“奇妙的光”后,幼儿再用三棱镜折射光,用光照娃娃,作为活动的延伸等。

(三)  关注和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它既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发生在学习、游戏时。幼儿对它的兴趣有时胜过正规的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当幼儿产生偶发性科学活动时,教师应敏感的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千万不要以“你们还小,理解不了这么深奥的问题”“我也解释不清楚”等理由放弃教育的时机。如:有一次,我带领幼儿为油菜浇水时,有个孩子发现一只蚯蚓在泥土上爬,问:“老师,泥土是蚯蚓的家吗?”我当时就请孩子自己操作,挖掘几处泥土,让孩子看看泥土是不是蚯蚓的家,孩子在多处的泥土中挖掘,发现了许多蚯蚓,都不约而同的说:“蚯蚓的家在土里。”孩子们兴奋不已,探索兴趣更加强烈。

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不断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励幼儿不断的探索,思考。反之,则会压制幼儿的求知欲望,错失教育良机。

(四)  注重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与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结合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很容易被教师接受。而非正规性及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则是一种较自由随意的活动,他们对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科学教育这三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既有各自特殊作用,又可相互补充,相互转换。例如,在一次进行户外活动中,一只蝴蝶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许多幼儿都忍不住抬头看,于是,我临时改变计划,让幼儿看蝴蝶,幼儿问:“为什么蝴蝶会飞?”这一问题难以解释清楚,我就说:“等老师看书,明天再告诉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认识蝴蝶”列入正规性科学教育中,找来了科学标本,翻阅了有关书籍,向幼儿介绍有关蝴蝶的知识,让幼儿初步懂得蝴蝶为什么会飞,把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转换为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加深哟额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另外,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内容可以延伸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继续探索。如:在开展“沉与浮”的科学活动中,在上述的课堂活动后,还可以把“沉与浮”的现象延伸到非正规性活动中(即活动区)继续探索。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出更多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教师把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幼儿的探索兴趣能更加持久,也更深刻的去理解“沉和浮”。教师必须将三种科学教育形式有机的结合,灵活的开展,才能取得科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形成假设,收集材料,证明或拒绝假设,作出结论的过程。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孩子引进实际活动,鼓励幼儿观察特殊的活动和具体的事物,动员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然后帮助幼儿分析、归纳出一般结论,最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加以检测。总之,教师只有将科学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协调发展。

扫描关注官方公众账号
扫描访问手机版